2012年7月10日 星期二

單親不擔心~善牧高雄中心100年度社區弱勢家庭服務

善牧高雄中心自民國92年成立開始,長期在高雄市鳳山區、大寮區、林園區服務單親暨弱勢家庭,初期以提供課後照顧服務為主,剛開始從協助兒童學校適應、行為教導到協助家長、整個家庭連結社會資源,在整個服務過程中我們更確認提供整體家庭服務的重要性。時至今日,為因應不同的需求,已逐漸發展出不同模式的服務,希冀藉由福利與資源的輸送,可以減少家庭的負擔及生活壓力,此外,也希望整合不同服務的提供,成為社區照顧永續發展的動力。
100年度服務推展內容包括弱勢家庭個案服務、個別心理輔導、校園兒童成長團體、兒少到宅服務、親子活動、囧小孩充電站、志工訓練、方案督導、特殊需求服務等,本年度也加入了許多創新的服務方案,例如協助學童自我成長的「放風箏的手」、提供親子休閒及互動機會的「親子活動」、補充家庭育樂功能的「囧小孩充電站」、將資源送入社區的「牧人小站」及「福利資源報」等,期盼有更多元化的服務,可以提供給有需要的家庭。
至100年12月止共計服務533戶家庭(來源包括課後安全照顧43戶、弱勢追蹤關懷192戶、參與本中心社區服務活動298戶。其中因需求相對複雜而有90戶案家(含96、97、98、99年開案未結案之服務對象)進入個案管理深入服務,已服務1,070人次(含電訪624人次、家訪208人次、會談238人次),需求問題以經濟協助最多,計418人次,佔43.5%,亦針對有法諮需求,提供法律諮詢103人次,及心理諮商59人次。
高雄中心近2年來著重以提供據點及到宅家庭服務為重點工作,由「到宅服務人員」針對家庭個別需求,提供密集式的到宅服務,示範並指導,其目的在指導家庭成員學習正向的知識及技能,提昇家庭功能。其中,藉由個案服務、社區宣導及課後照顧中,發掘需要的對象提供到宅服務,提供社區弱勢家庭定期物資提供、子女課後生活照顧、家務指導修繕、圖書閱讀等服務,提升服務的可近性,並適時將服務提供給有需要的家庭。此外,期許培訓當地社區民眾成為到宅志願服務人力,可以就近提供服務給社區弱勢家庭,創造長期持續的服務,更甚者由社區自發性的延續服務功能,截至目前共計服務16位個案、56人次。除到宅服務外,其他服務成果如下:
1. 透過志工培訓課程不僅培養新進志工人力,亦增進現有服務志工的服務技能;針對新進志工培訓基礎訓練課程,透過基礎訓練課程,使新進志工對於目前服務內容及服務對象更清楚了解,也在課程進行過程中觀察新進志工的人格特質,透過討論及志工個人期待以決定未來服務方向。執行10場次共計20小時的訓練,20人參與,13人持續提供協助。90%成員參與訓練課程後,對課程內容感到滿意;65%的成員在接受訓練後,有實際投入實務工作;投入實務工作的成員可以成為本中心多元化關懷弱勢家庭的志工人力。

2. 上、下半年針對大寮區山頂及翁園國小中的弱勢家庭進行兒童成長團體活動,每一所學校分別服務各10場次,共14名成員參加。透過團體紀錄發覺團體成員個別化的發展及困擾,此外,統計成員自我認同量表,共計有6成以上成員自我認同度明顯提昇。
3. 提供鳳山(本中心)及中崙國小1-4年級課後安全照顧服務,讓當地弱勢家庭的家長可以善加利用時間,進行工作或其他家務,讓學童們在安全及穩定的環境下,透過課輔老師及志工的指導,及社工員所安排的才藝活動下,讓學童們的學業扎根,擴展人際及社交能力,更降低隔代教養或低學歷的家長在課業指導的負擔,共計服務48人、6742人次。
※101.04.01~30(敬愛的兄弟姊妹們感謝您的支持與贊助,您的愛心捐款
如未指定單位本會全列入基金會帳戶,由董事長統籌管理)
※各位恩人如有疏漏錯誤敬請原諒!並感謝您來電通知,謝謝您!

基金會
3,000 夏繼華(貧困受虐兒)、2,000 葛國慶

華遠兒童服務中心
1,000,000 朱英龍 、5,000 彭魏勤仔 (補登100年)
5,000 黃國文、 3,500 謝瑞清、 2,000 謝雪妙 陳利惠
1,296 黃麗玉、 1,000 陳昱廷 姚佳慧 林淑丹 唐玉瑛 黃瓊慧
500 林宗霖 張育婷、 200 魏偉瑛 魏偉瑛

揚愛服務中心 10,000 陳萍華

四旬期 8,227 左營德蘭堂、 3,000 謝昆謀、 2,000 陳彩絨 洪文泰
1,200 聖神堂 、 1,000 王嘉慧 李天賜

明愛會 2,000 何碧蘭
明愛券 5,000 聖母無原罪方濟傳教修女會
3,700 小港聖若瑟堂 、500 王潘月魂

溫馨病人之友社
3,000 林興中、 2,000 劉燦芬 馮亞琼
1,200 任蓬子 林秀花 蘇江瑞英 郭恩慶
1,000 林愛貞 許金烽 文淑芬 王仁武 梁國傑

~~小愛凝聚大愛~~

陶笛課程報導
本會在地深耕藝術與人文陶冶,選擇內惟國小作為出發點。學童透過陶笛的練習、演奏,無形間學會專注的技巧,同時潛栘默化其氣息。
為使藝術與人文的深耕計畫落實,提升學童品格修養,我們透過資深教師陶笛的教化,一方面讓學童運用感官、知覺及情感的投入,經由團體的練習達成與人共融的合作精神;再透過各項表演舞台提昇自我滿足及成就感。因為我們相信透過藝術與文化陶冶,讓孩子學會獨立自主、與人相處甚至怡情養性,都是在該階段可以培養的時機。
本會對單親家長的職涯規劃也費盡心思。透過半年左右的時間,我們在「單親創業座談會」中發現,多才多藝的陳秀琴老師。陳老師從小學習鋼琴,在音樂教室教學超過30年,婚後投入家庭逐漸犧牲所愛,但空閒其間不斷進修,目前擁有多項國家專業證照。陳老師樂觀進取,在課堂中鼓舞同學,教學活潑有趣,對其他合作老師亦不吝傳授教學經驗,實在難能可貴!
本會目前正努力與老人相關中心結盟,期待透過孩子的藝術表演,重拾歡樂時光。我們願意提供一個交流的平台,讓年長者受到重視,讓孩子們的生活變的多彩多姿;在掌聲與喝采中傳承世代的生命教育,以達成「老吾老以及人之老 幼吾幼以及人之幼」的理想大同世界。
高雄市單親家庭互助協會 謝美玲執行長 廖瑩楨專員

2012年6月15日 星期五

101.03.01~31(感謝兄姊的支持與贊助)感恩 您

※101.03.01~31(敬愛的兄弟姊妹們感謝您的支持與贊助,您的愛心捐款
如未指定單位 本會全列入基金會帳戶,由董事長統籌管理)
※各位恩人如有疏漏錯誤敬請原諒!並感謝您來電通知,謝謝您!

基金會 2,000 陳千姬 夏繼華 ; 500 章愛金 余家音
基金會收轉給主教公署 2300 聖神堂-教區春節奉獻;
5000 李靜娜-復活節禮金

明愛會 2,000 何碧蘭; 1,000 陳中明

四旬期 2,000 杜蕙伶; 1,400 明誠中學小3-1班; 1,200 黃肆雄
1,000 張淑靜 張佳慧 余珮瑄 ;900 蕭擲吉 ;700 姚秀美 廖敬杰
600 藍鴻輝; 500 潘俊佳; 400 陳明華 翁似蘭 蘇清海 李昆丞
400 廖柏穗; 300 潘柏麟; 290 潘駿豪 ;200 孫靜珍 湯雲博
200 廖賢婷 楊巧雲 孫新發 許正金 顏妙娟 嚴姵瑄 陸兆蓮 劉啟聰
200 黃冠翔 林珮華 任德秀 黃智元 鄭淑文 佘祥磊 王國美 林瑞昌
200 陳聰吉 李慧美 李瑪利 孟德蘭 潘琳達 吳允宏 黃釋惠
200 吳昱德 林正平 歐怡君 陳惠釧 劉李曇 羅發祥
100 楊瑩秀; 60 洪儷容;50 陳筠庭

明愛券 10,210 內埔天主堂;9,980 萬福中華聖母堂
8,900 潮州聖若翰堂 ;6,200 屏東聖家幼稚園 ;5,200 劉自強
8,500 鳳山耶穌善牧堂; 5,000 少女城、 柯珀汝;
3,030 屏東小白花幼稚園;4,200 劉永祺 ;3,800 聖神堂
3,000 李鈺玲 胡春美 黃正雄 ;2,500 隋復華;1,500 丁健原 黃瑞蔭
2,000 鄭美玲 紀文哲 張美玲 賀國珍 潘伯彥 吳秀卿 梁林月鳳
2,000 曾豐柏 葛志聖 郭向莉 李天賜 許明國 葛國慶 ;1,200 湯椀婷
1,000 何小雯 蔡 甚 劉曉寧 林玉雪 范美麗 鄭立元 郭宗雋
1,000 洪文泰 陳景良 潘誕生 李麗華 吳嘉俊 林淑貞 鞠忠誠 易文瑞 周含光
1,000 李健成 朱秀瑛 申菊惠 鄭渠金 李漢斌 劉季甫 徐子惠 宗鐵民 凌靜濤
700 唐嘉良 李靜娜 ; 600 黃天松 洪怡倫; 500 林柳乃 吳玉茶 洪麗雲
500 陳泰益 徐清英 張淑惠 黃美田 柯陳金環 陳飛鳳 王靜慧 朱棋榕 王俊二
500 康麗娥 陳輕煙 吳金峯 金少華 楊裕隆 楊村樹 張儒峰 楊雅綺 陳敏芬
500 郭明福 鍾玉枝 姚頤良 陳瓊華 張叡揚 朱耀峰 陳美杏 劉振忠 丘一芳
500 邱素珍 吳秀勤 楊潘銀 陳美蓉 陳秋芳 任德麗 廖素蘭 雷永康 熊永華
300 潘立明 潘立偉 陳有宏 李炳成 潘亭陵 ;200 張嘉憲 莊文生 魏瑞宏
200 呂欣怡 洪允庚 陳怡彣 陳 怡 王姵兮 陳士行 陳綺璟 鄭源全
200 薛蔾莉 孫懋邦 ;100 魏羽芊 崔鳳光 許光岱 王曹敬
100 潘朝欽 莊 彪 莊良賢 鄭美仁 莊淑琴 謝淑美

溫馨病人之友社 3,000 余堅忍 黃偉慈; 2,000 胡柳阿鉛 吳家犖;
1,500 鍾玉枝;1,200 蔡秀梅 林秀惠 陳增德 張惠蘭 魏偉義 張涵鈺
1,200 陳秀真 張花足 鍾蘇麗花 王淑英 黃碧珠 莊碧瑤 張四華 張瀞心
1,200 楊哲惠 丁月茵 王淑麗 任篷子 蔡美鳳 張培嘉 李瓊華
1,000 曾青萍 文淑芬 梁國傑 李豔雪;600 張鳳篇; 300 潘壽敏
200 王美裡


華遠兒童服務中心 200,000 感恩基金會 ;150,000 生蓮基金會;
125,000 伊甸基金會; 30,000 柯珀汝; 6,000 郭玉屏; 3,500 謝瑞清
3,000 吳莊月雲 李娟稜; 2,000 謝雪妙 陳利惠 邱彥瑄 顧月華 林愛貞
2,000陸松榮 ; 1,500 林淑丹 林雪青 ; 1,300 陳昱廷
1,000 呂宗翰 王淑珍 紀柯金鳳 陳敏敏+陳婷婷
600 李俊德 李俊哲 林佳蓉 李俊雄 劉美珠 李宏文 李怡慧
500 梁政強 ; 312 黃麗玉 ; 200 王淑慧

2012年5月7日 星期一

BEING THE CHURCH OF TODAY

BEING THE CHURCH OF TODAY
Fr. Ranulfo T. Salise, CS

The main intent of this short reflection is to attempt to share my observation and suggestions as baptized and ordained minister of the Church to help change the structure of the church today which had for so long now been bearing the image of its fallen ministers. I share this sentiment to those people who say that the Church needs structural reform.
At this point in time, I believe one of the best ways to help transform the structure of the Church is to help the Church its essence as a Church in the midst of modernity as well as its understanding of reality and life. The Church would be able to gain respect and moral authority with people if it truly lives and struggles with the poor, the least, the weak and the lost in our society and has justice done for the marginalized groups and the oppressed. To name a few, we have the migrants and the victims of human trafficking (the marginalized groups of the modern world) seeking redress through the help of the people of good will willing to pursue to be the voice of the voiceless.
Based on my own observation, I noticed that the church has the tendency separate its theory and theological reflection from its PRAXIS. The consequence of this is a propagation or perpetration of sick Christians in the Church. Christians who are only good at practicing their faith but very weak in living their faith by doing something for what they believe. We need to have a collectively renewed faith to be able to usher in a collaborative effort to affect and effect change in the structure of the Church. The Church should be faithful still in the long run to the Gospel imperative which is the love of our neighbor as we love ourselves. The neighbors can the strangers and the migrants.
As a religious missionary priest working for the protection and the promotion of the rights and the welfare of the migrants and seafarers, I see the importance of presenting to the laity the true identity of the Church so that they will have a clear and enriched participation in the affairs of the Church. The question that up until now has been bothering me is, how much participation do we really allow for the laity so that they will have a voice in the Church. Consequently, they can later on stand to be the voice of the voiceless. We need to stop making laws in the Church for the laity without consulting them first, because they are the once who will live them conscientiously.
What ought to be the Church of today? I believe the Church of today ought to be sensitive to the human and spiritual needs of its members but should also live up to the values of justice, equality and inclusion so that we can also take care not only of our own but welcome and also care for others belonging to another religion.
Any reform should take place first and foremost within the Church and in the formative level of our future ministers. They should be given primacy in their initial stage of formation. We need a kind of a Church today that is responsive to the needs of the oppressed and the marginalized, a Church that is consultative in nature and all embracing in its apostolate and mission like what Stella Maris-AOS International Service Center as Catholic institution is trying live and uphold. The Church should preach by example.
As a Church let us not forget that we cannot afford to live in isolation from the culture of the people we are serving. Say for example the unique and emerging culture of the migrants, including the religious differences that characterize the elements and forms of challenges the missionaries for the migrants have to be prepared.
What we need is truly a conscious effort to know the struggle of the people. We need also to be inclusive in our language and open for “the dialogue of life,” and the dialogue with other cultures and religious traditions.
Lastly, I would like to stress that reform should not always be coming from the hierarchy. The laity should also take bold action not only in a collective sense but also in a personal level. A conscious effort should also be coming from me. “It is not enough that we have faith, but it is necessary for us to do something for that fait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