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年11月2日 星期三

執行長的話

2008年全球陷入經濟風暴之中,所引起的危機,不只是「市場失靈」,幾乎接近「市場崩潰」。各國政府雖然推出各式各樣的救急措施,但也多是頭痛醫頭,腳痛醫腳,甚而只是鋸箭療傷,不僅顯現「政府失靈」,簡直可說是「政府失能」。
冰凍三尺,非一日之寒。以美國為首所引發的此次經濟危機,其實可以說是自1980年代的“雷根主義”就開始,因為它強調,以市場替代政府;解除管制以致於完全放任;由老闆精神演變成市場新階級(CEO貴族);由多元資本和自由理念到寡佔和統治的資本主義,當利潤成為企業和社會唯一的指標時,企業倫理和社會倫理就拋諸腦後,當倫理不能成為企業和社會的規範時,貪婪會是正常,驕傲和嫉妒會是動力。推行30年,得到今天的結果,一點也不意外。
理論上,第三部門是「政府失靈」和「市場失靈」的另一選項,實務上,非營利組織(NPO)還追求傳統美德和社會正義,因此重新建立社會倫理道德和公平正義,NPO肩負有很大的責任。
也許有人會說,NPO勢單力薄,缺少資源和能力,如何能擔負如此重任?我理解這種看法,但還是比較樂觀,有兩本書可以與大家共勉。
第一本書是Paul Hawken的Blessed unrest(2007)(看不見的力量)。著者強調社會的生命力,社會就像自然大地,生生不息地孕育出不同的生命(植物、動物、細菌和微生物),社會生命力也孕育出不同的文化和社會,使社會多元又多樣,無組織或有組織;非營利或營利,驅動我們社會向多向好。最重要的是,它有免疫系統的功能,當社會受傷或生病時,這種生命力量可以治癒我們的社會,在書中的描述和舉例中,可以清楚的看到,成千上萬的NPO或NGO,就是這種生命力的代表,只是我們忽視了它。(所以書名才翻譯成“看不見的力量”)
第二本書是Bill Mckibben的Deep economy(2007)(在地的幸福經濟)。今天的經濟危機,源自雷根主義 (或者說是源自雷根主義的偏差實踐),如果想用相同的思維去救它,例如刺激消費,不會有用,甚至可能惡性循環,例如AIG高級管理階層依然百萬美元分紅。Deep economy是不同思維之一,以社區或地區為主體,以每個人都能感覺到和經驗到的範圍,不無限擴大慾求,只追求適當的需求滿足。在地經濟可以從農業和有機食物開始,它可以減少化肥和農藥,減少運輸的能源消耗。它可以使大眾吃的健康,它可以建立人與人間的友誼,它可以使每個家庭和個人感到自我的存在和價值。在地經濟主要推動和實踐者,也是有組織或無組織的NPO。
由於篇幅有限,僅簡約介紹這兩本書,希望大家能去讀它,相信您會得到助益。

天主教社會慈善福利基金會 執行長 高明瑞 副校長

2011年10月30日 星期日

向社工致敬

當初只是為了修課必須的服務時數來到華遠,但卻就這樣待了好久,需要的時數也早早就超過了。會想要繼續服務的原因,除了與小朋友產生的感情,再來就是社工了吧!
還記得第一個學期的服務,自己本身也有學校課業要兼顧,每當考試日期將近,壓力漸增,卻還是得到課輔班來,如果當天小朋友又不受控制,心情就大受影響,甚至會有埋怨。不過這時候社工會拿出一個小小的信封,塞得鼓鼓的,一打開裡面是一些糖果還有幾張手寫的小卡,為我們在課輔班以外的課業加油打氣,這時候才發現原來自己的心情是有人知道的。
一開始不覺得社工扮演著重要的角色。只是在我們輔導小朋友的過程中提供協助罷了,確實身陷戰場的是我們呀!不過大家漸漸熟悉以後,有機會了解到社工的工作內容,才發現他們是背後默默的一群。不單單要了解每位小朋友的狀況,發揮愛心熱忱主動在課內課後關心他們,還積極努力跟志工建立關係、培養感情,盡所能得去使這樣的團隊是和樂且目標專一的,同時也用這樣的愛心去感染小朋友們。
如今與社工們都成為了朋友,我想這樣的感情是無法割捨的。縱使有太多感受、想法沒有辦法寫下來、說出來,因為這樣的感覺說出來就露骨了,但若不表示,對方永遠不會曉得,所以不免俗還是要向社工們致敬──你們辛苦啦!華遠兒童服務中心--志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