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年7月10日 星期二

單親不擔心~善牧高雄中心100年度社區弱勢家庭服務

善牧高雄中心自民國92年成立開始,長期在高雄市鳳山區、大寮區、林園區服務單親暨弱勢家庭,初期以提供課後照顧服務為主,剛開始從協助兒童學校適應、行為教導到協助家長、整個家庭連結社會資源,在整個服務過程中我們更確認提供整體家庭服務的重要性。時至今日,為因應不同的需求,已逐漸發展出不同模式的服務,希冀藉由福利與資源的輸送,可以減少家庭的負擔及生活壓力,此外,也希望整合不同服務的提供,成為社區照顧永續發展的動力。
100年度服務推展內容包括弱勢家庭個案服務、個別心理輔導、校園兒童成長團體、兒少到宅服務、親子活動、囧小孩充電站、志工訓練、方案督導、特殊需求服務等,本年度也加入了許多創新的服務方案,例如協助學童自我成長的「放風箏的手」、提供親子休閒及互動機會的「親子活動」、補充家庭育樂功能的「囧小孩充電站」、將資源送入社區的「牧人小站」及「福利資源報」等,期盼有更多元化的服務,可以提供給有需要的家庭。
至100年12月止共計服務533戶家庭(來源包括課後安全照顧43戶、弱勢追蹤關懷192戶、參與本中心社區服務活動298戶。其中因需求相對複雜而有90戶案家(含96、97、98、99年開案未結案之服務對象)進入個案管理深入服務,已服務1,070人次(含電訪624人次、家訪208人次、會談238人次),需求問題以經濟協助最多,計418人次,佔43.5%,亦針對有法諮需求,提供法律諮詢103人次,及心理諮商59人次。
高雄中心近2年來著重以提供據點及到宅家庭服務為重點工作,由「到宅服務人員」針對家庭個別需求,提供密集式的到宅服務,示範並指導,其目的在指導家庭成員學習正向的知識及技能,提昇家庭功能。其中,藉由個案服務、社區宣導及課後照顧中,發掘需要的對象提供到宅服務,提供社區弱勢家庭定期物資提供、子女課後生活照顧、家務指導修繕、圖書閱讀等服務,提升服務的可近性,並適時將服務提供給有需要的家庭。此外,期許培訓當地社區民眾成為到宅志願服務人力,可以就近提供服務給社區弱勢家庭,創造長期持續的服務,更甚者由社區自發性的延續服務功能,截至目前共計服務16位個案、56人次。除到宅服務外,其他服務成果如下:
1. 透過志工培訓課程不僅培養新進志工人力,亦增進現有服務志工的服務技能;針對新進志工培訓基礎訓練課程,透過基礎訓練課程,使新進志工對於目前服務內容及服務對象更清楚了解,也在課程進行過程中觀察新進志工的人格特質,透過討論及志工個人期待以決定未來服務方向。執行10場次共計20小時的訓練,20人參與,13人持續提供協助。90%成員參與訓練課程後,對課程內容感到滿意;65%的成員在接受訓練後,有實際投入實務工作;投入實務工作的成員可以成為本中心多元化關懷弱勢家庭的志工人力。

2. 上、下半年針對大寮區山頂及翁園國小中的弱勢家庭進行兒童成長團體活動,每一所學校分別服務各10場次,共14名成員參加。透過團體紀錄發覺團體成員個別化的發展及困擾,此外,統計成員自我認同量表,共計有6成以上成員自我認同度明顯提昇。
3. 提供鳳山(本中心)及中崙國小1-4年級課後安全照顧服務,讓當地弱勢家庭的家長可以善加利用時間,進行工作或其他家務,讓學童們在安全及穩定的環境下,透過課輔老師及志工的指導,及社工員所安排的才藝活動下,讓學童們的學業扎根,擴展人際及社交能力,更降低隔代教養或低學歷的家長在課業指導的負擔,共計服務48人、6742人次。
※101.04.01~30(敬愛的兄弟姊妹們感謝您的支持與贊助,您的愛心捐款
如未指定單位本會全列入基金會帳戶,由董事長統籌管理)
※各位恩人如有疏漏錯誤敬請原諒!並感謝您來電通知,謝謝您!

基金會
3,000 夏繼華(貧困受虐兒)、2,000 葛國慶

華遠兒童服務中心
1,000,000 朱英龍 、5,000 彭魏勤仔 (補登100年)
5,000 黃國文、 3,500 謝瑞清、 2,000 謝雪妙 陳利惠
1,296 黃麗玉、 1,000 陳昱廷 姚佳慧 林淑丹 唐玉瑛 黃瓊慧
500 林宗霖 張育婷、 200 魏偉瑛 魏偉瑛

揚愛服務中心 10,000 陳萍華

四旬期 8,227 左營德蘭堂、 3,000 謝昆謀、 2,000 陳彩絨 洪文泰
1,200 聖神堂 、 1,000 王嘉慧 李天賜

明愛會 2,000 何碧蘭
明愛券 5,000 聖母無原罪方濟傳教修女會
3,700 小港聖若瑟堂 、500 王潘月魂

溫馨病人之友社
3,000 林興中、 2,000 劉燦芬 馮亞琼
1,200 任蓬子 林秀花 蘇江瑞英 郭恩慶
1,000 林愛貞 許金烽 文淑芬 王仁武 梁國傑

~~小愛凝聚大愛~~

陶笛課程報導
本會在地深耕藝術與人文陶冶,選擇內惟國小作為出發點。學童透過陶笛的練習、演奏,無形間學會專注的技巧,同時潛栘默化其氣息。
為使藝術與人文的深耕計畫落實,提升學童品格修養,我們透過資深教師陶笛的教化,一方面讓學童運用感官、知覺及情感的投入,經由團體的練習達成與人共融的合作精神;再透過各項表演舞台提昇自我滿足及成就感。因為我們相信透過藝術與文化陶冶,讓孩子學會獨立自主、與人相處甚至怡情養性,都是在該階段可以培養的時機。
本會對單親家長的職涯規劃也費盡心思。透過半年左右的時間,我們在「單親創業座談會」中發現,多才多藝的陳秀琴老師。陳老師從小學習鋼琴,在音樂教室教學超過30年,婚後投入家庭逐漸犧牲所愛,但空閒其間不斷進修,目前擁有多項國家專業證照。陳老師樂觀進取,在課堂中鼓舞同學,教學活潑有趣,對其他合作老師亦不吝傳授教學經驗,實在難能可貴!
本會目前正努力與老人相關中心結盟,期待透過孩子的藝術表演,重拾歡樂時光。我們願意提供一個交流的平台,讓年長者受到重視,讓孩子們的生活變的多彩多姿;在掌聲與喝采中傳承世代的生命教育,以達成「老吾老以及人之老 幼吾幼以及人之幼」的理想大同世界。
高雄市單親家庭互助協會 謝美玲執行長 廖瑩楨專員

2012年6月15日 星期五

101.03.01~31(感謝兄姊的支持與贊助)感恩 您

※101.03.01~31(敬愛的兄弟姊妹們感謝您的支持與贊助,您的愛心捐款
如未指定單位 本會全列入基金會帳戶,由董事長統籌管理)
※各位恩人如有疏漏錯誤敬請原諒!並感謝您來電通知,謝謝您!

基金會 2,000 陳千姬 夏繼華 ; 500 章愛金 余家音
基金會收轉給主教公署 2300 聖神堂-教區春節奉獻;
5000 李靜娜-復活節禮金

明愛會 2,000 何碧蘭; 1,000 陳中明

四旬期 2,000 杜蕙伶; 1,400 明誠中學小3-1班; 1,200 黃肆雄
1,000 張淑靜 張佳慧 余珮瑄 ;900 蕭擲吉 ;700 姚秀美 廖敬杰
600 藍鴻輝; 500 潘俊佳; 400 陳明華 翁似蘭 蘇清海 李昆丞
400 廖柏穗; 300 潘柏麟; 290 潘駿豪 ;200 孫靜珍 湯雲博
200 廖賢婷 楊巧雲 孫新發 許正金 顏妙娟 嚴姵瑄 陸兆蓮 劉啟聰
200 黃冠翔 林珮華 任德秀 黃智元 鄭淑文 佘祥磊 王國美 林瑞昌
200 陳聰吉 李慧美 李瑪利 孟德蘭 潘琳達 吳允宏 黃釋惠
200 吳昱德 林正平 歐怡君 陳惠釧 劉李曇 羅發祥
100 楊瑩秀; 60 洪儷容;50 陳筠庭

明愛券 10,210 內埔天主堂;9,980 萬福中華聖母堂
8,900 潮州聖若翰堂 ;6,200 屏東聖家幼稚園 ;5,200 劉自強
8,500 鳳山耶穌善牧堂; 5,000 少女城、 柯珀汝;
3,030 屏東小白花幼稚園;4,200 劉永祺 ;3,800 聖神堂
3,000 李鈺玲 胡春美 黃正雄 ;2,500 隋復華;1,500 丁健原 黃瑞蔭
2,000 鄭美玲 紀文哲 張美玲 賀國珍 潘伯彥 吳秀卿 梁林月鳳
2,000 曾豐柏 葛志聖 郭向莉 李天賜 許明國 葛國慶 ;1,200 湯椀婷
1,000 何小雯 蔡 甚 劉曉寧 林玉雪 范美麗 鄭立元 郭宗雋
1,000 洪文泰 陳景良 潘誕生 李麗華 吳嘉俊 林淑貞 鞠忠誠 易文瑞 周含光
1,000 李健成 朱秀瑛 申菊惠 鄭渠金 李漢斌 劉季甫 徐子惠 宗鐵民 凌靜濤
700 唐嘉良 李靜娜 ; 600 黃天松 洪怡倫; 500 林柳乃 吳玉茶 洪麗雲
500 陳泰益 徐清英 張淑惠 黃美田 柯陳金環 陳飛鳳 王靜慧 朱棋榕 王俊二
500 康麗娥 陳輕煙 吳金峯 金少華 楊裕隆 楊村樹 張儒峰 楊雅綺 陳敏芬
500 郭明福 鍾玉枝 姚頤良 陳瓊華 張叡揚 朱耀峰 陳美杏 劉振忠 丘一芳
500 邱素珍 吳秀勤 楊潘銀 陳美蓉 陳秋芳 任德麗 廖素蘭 雷永康 熊永華
300 潘立明 潘立偉 陳有宏 李炳成 潘亭陵 ;200 張嘉憲 莊文生 魏瑞宏
200 呂欣怡 洪允庚 陳怡彣 陳 怡 王姵兮 陳士行 陳綺璟 鄭源全
200 薛蔾莉 孫懋邦 ;100 魏羽芊 崔鳳光 許光岱 王曹敬
100 潘朝欽 莊 彪 莊良賢 鄭美仁 莊淑琴 謝淑美

溫馨病人之友社 3,000 余堅忍 黃偉慈; 2,000 胡柳阿鉛 吳家犖;
1,500 鍾玉枝;1,200 蔡秀梅 林秀惠 陳增德 張惠蘭 魏偉義 張涵鈺
1,200 陳秀真 張花足 鍾蘇麗花 王淑英 黃碧珠 莊碧瑤 張四華 張瀞心
1,200 楊哲惠 丁月茵 王淑麗 任篷子 蔡美鳳 張培嘉 李瓊華
1,000 曾青萍 文淑芬 梁國傑 李豔雪;600 張鳳篇; 300 潘壽敏
200 王美裡


華遠兒童服務中心 200,000 感恩基金會 ;150,000 生蓮基金會;
125,000 伊甸基金會; 30,000 柯珀汝; 6,000 郭玉屏; 3,500 謝瑞清
3,000 吳莊月雲 李娟稜; 2,000 謝雪妙 陳利惠 邱彥瑄 顧月華 林愛貞
2,000陸松榮 ; 1,500 林淑丹 林雪青 ; 1,300 陳昱廷
1,000 呂宗翰 王淑珍 紀柯金鳳 陳敏敏+陳婷婷
600 李俊德 李俊哲 林佳蓉 李俊雄 劉美珠 李宏文 李怡慧
500 梁政強 ; 312 黃麗玉 ; 200 王淑慧

2012年5月7日 星期一

BEING THE CHURCH OF TODAY

BEING THE CHURCH OF TODAY
Fr. Ranulfo T. Salise, CS

The main intent of this short reflection is to attempt to share my observation and suggestions as baptized and ordained minister of the Church to help change the structure of the church today which had for so long now been bearing the image of its fallen ministers. I share this sentiment to those people who say that the Church needs structural reform.
At this point in time, I believe one of the best ways to help transform the structure of the Church is to help the Church its essence as a Church in the midst of modernity as well as its understanding of reality and life. The Church would be able to gain respect and moral authority with people if it truly lives and struggles with the poor, the least, the weak and the lost in our society and has justice done for the marginalized groups and the oppressed. To name a few, we have the migrants and the victims of human trafficking (the marginalized groups of the modern world) seeking redress through the help of the people of good will willing to pursue to be the voice of the voiceless.
Based on my own observation, I noticed that the church has the tendency separate its theory and theological reflection from its PRAXIS. The consequence of this is a propagation or perpetration of sick Christians in the Church. Christians who are only good at practicing their faith but very weak in living their faith by doing something for what they believe. We need to have a collectively renewed faith to be able to usher in a collaborative effort to affect and effect change in the structure of the Church. The Church should be faithful still in the long run to the Gospel imperative which is the love of our neighbor as we love ourselves. The neighbors can the strangers and the migrants.
As a religious missionary priest working for the protection and the promotion of the rights and the welfare of the migrants and seafarers, I see the importance of presenting to the laity the true identity of the Church so that they will have a clear and enriched participation in the affairs of the Church. The question that up until now has been bothering me is, how much participation do we really allow for the laity so that they will have a voice in the Church. Consequently, they can later on stand to be the voice of the voiceless. We need to stop making laws in the Church for the laity without consulting them first, because they are the once who will live them conscientiously.
What ought to be the Church of today? I believe the Church of today ought to be sensitive to the human and spiritual needs of its members but should also live up to the values of justice, equality and inclusion so that we can also take care not only of our own but welcome and also care for others belonging to another religion.
Any reform should take place first and foremost within the Church and in the formative level of our future ministers. They should be given primacy in their initial stage of formation. We need a kind of a Church today that is responsive to the needs of the oppressed and the marginalized, a Church that is consultative in nature and all embracing in its apostolate and mission like what Stella Maris-AOS International Service Center as Catholic institution is trying live and uphold. The Church should preach by example.
As a Church let us not forget that we cannot afford to live in isolation from the culture of the people we are serving. Say for example the unique and emerging culture of the migrants, including the religious differences that characterize the elements and forms of challenges the missionaries for the migrants have to be prepared.
What we need is truly a conscious effort to know the struggle of the people. We need also to be inclusive in our language and open for “the dialogue of life,” and the dialogue with other cultures and religious traditions.
Lastly, I would like to stress that reform should not always be coming from the hierarchy. The laity should also take bold action not only in a collective sense but also in a personal level. A conscious effort should also be coming from me. “It is not enough that we have faith, but it is necessary for us to do something for that faith.”

少子化及經濟低迷中的老人長期照顧工作~日間照顧服務

近年來我國生育率幾乎都在1.0人左右,已經是差不多全世界生育率最低國家,其實這已經是情況非常危急,然而再加上平均壽命的不斷增長高齡化,依據統計預估於106年將增加為14.0%以上,達到國際慣例及聯合國等國際機構所稱的「高齡社會」,且於114年再增加為20.1%,邁入「超高齡社會」 。在此一趨勢下,我國不久的將來整體人口結構勢必形成所為「倒金字塔」的形狀,導致所謂「食之者眾,養之者少」情況的發生。這些狀況如果再加上經濟持續低迷,社會福利無法提升供給照顧,前景將不堪設想。
看完上述的描述,真是叫人心驚膽跳面對未來該怎麼辦?筆者於民國83年開始在耶穌孝女會王修女帶領下從事老人社會服務工作,從早期的鼓勵退休老人參加老人文康休閒活動服務,到獨居老人關懷送餐服務,最近幾年因應老人長期照顧需求,也開始辦失能老人日間照顧服務,這一路走來真是見證到老化、老邁的快速攀升,這其中失能老人人口比例也隨著高齡化水漲船高,依據統計10位老人中就會有一位是失能的然而這個數據也是向上攀升的,因此我們可以看見周遭的安養護理照顧機構一家家不斷快速擴展,這幾年來因為家父的中風,筆者開始可以有機會深刻的去體會及了解長期照顧在台灣目前的服務狀態。
目前為失能老人服務除了家屬自我照顧外,我國提供安養護理機構、居家照顧服務、護理服務、日間照顧、聘請外籍勞工照顧等等不同照顧型態,在各種型態的照顧服務,我們可以發現家屬照顧這一環能力正在急速下降中,更多人選擇其他服務型態,這與少子化與經濟能力是有相當的關係的。其實當我們目睹一位老人家被送往安養護理照顧機構時,他面對陌生以及機械化統一式的服務時,心中難免不捨難過自責。
筆者目前所從事的失能老人日間照顧工作,就是為了延緩這些失能老人被提前送往安養護理照顧機構,白天讓老人在熟悉的社區中就近接受照顧服務,提供生活照顧及教育休閒服務,下午再將老人接回家中,此型服務類似褓姆服務,以協助分擔照顧者的壓力,讓老人家可以享受家人及社區的溫情關懷,並可提供家庭照顧者喘息的機會。
在面對少子化及經濟低迷中的老人長期照顧工作當中,筆者預見未來失能老人的照顧服務工作勢必更加艱辛困難的,因為少子化結果而後的失能老人照顧服務工作走向機構集合服務型態,已經無法避免趨勢也是向上的,然而因應這困難尋求出路,更是現在必須著手規劃行動。
少子化結果後的失能老人照顧,這個問題牽涉層面很大誰該負責,誰該做些什麼?筆者的能力也無法一一評論,然而在信仰的引導光照下,我倒可以建議看看教會可以做些什麼來協助幫助,可以看看我們的堂區在教堂內改建或增建同時,是否也可考量將失能老人照顧工作納入,做一處社區的老人日間照顧服務。這樣一來我們至少可以照顧堂區內的老人家,讓他們可以在熟悉中的堂區內得到照顧老化,目前這項工作各方面經費政府都有補助款可以申請協助運作。

善導社會服務中心 總幹事葉惠明

華遠兒童服務中心--100年工作報告

華遠已進行了十四年的弱勢家庭兒童照顧工作,從最初單親兒童服務,進而隨著社會發展,發現學生的特殊狀況不僅在於單親家庭,其他問題的孩童亦逐漸浮現,如異國聯姻生下的孩子、情緒障礙的孩童、隔代教養下的孩子、低收入學童等等……,還有行為偏差的學童,都是急迫需要我們去關注的。
服務地點為華遠九據點之兒少,分為上下學期及暑期課輔,共計333人,仍以單親最多,為47%;新移民家庭之學童約佔服務總學童之21%,以鼓山區及旗津區之為多。社工提供個案關懷訪視、福利諮詢、家庭重建、資源連結轉介等福利服務,並在課輔過程中建立兒童個別化課輔目標以及各項營隊、戶外活動辦理、志工成長及支持團體、行政管理等

一年來的服務成效為:
(一) 社區工作模式的建構:社區據點的成立為中心目前積極的工作方向,期待透過據點成立連結社區資源,使社區能成為彼此的助力。目前於今年9月新成立之旗津區社區照顧據點雖仍在建構中,但已積極與社區在未建構前建立關係,因此目前已有兩位社區人力進駐。
(二) 服務模式改變:由於社區照顧據點的陸續建構,服務對象不限於兒童,因此在服務模式上也能有所調整
1. 貼近個案需求的活動設計:例如:犯罪預防宣導、關懷社區老人、籃球營
2. 社區認同營隊活動辦理:目的為找尋社區可用資源開發及社區認識與探索。
3. 青少年服務工作之提升:透過兒童年齡層之服務經驗帶至青少年,除能減少摸索期,而中心積極帶領志工學習青少年工作,也能提供穩定且有效之服務。
(三) 志工管理與社區人力募集:
1. 志工管理:從招募、篩選及培訓已有明確架構,並建立獎勵及支持模式,對於志工無論從生活照顧及情緒支持上皆投注很大的心力,對於其留任率也能有所提升。
2. 社區人力募集:為將公益服務之精神傳達至社區居民中,並使社區居民對社區照顧、社區營造等議題能有共鳴及使命,故本中心於積極邀請社區居民參與活動,並推廣社區照顧、公益服務等概念,同時藉以經營當地社區人力資源。

101.02.01~29捐款徵信(感謝各位 大德 恩人)

※101.02.01~29(敬愛的兄弟姊妹們感謝您的支持與贊助,您的愛心
捐款如未指定單位本會全列入基金會帳戶,由董事長統籌管理)
※各位恩人如有疏漏錯誤敬請原諒!並感謝您來電通知,謝謝您!


*基金會 3,000 黃信明 ;2,020 少女城(38期印刷費)
2,000 謝正浩; 600 蔡紹方 ;250 徐詠婕, 龍厚娟
200 玫瑰學苑---發票對獎

*溫馨病人之友社 6,000 李辰郎; 5,000 張宗德 ,張立蘅
3,000 沈祐民, 李俊哲 ,李俊德, 李俊雄; 2,400 項承璨
1,200 陳永貞, 黃淑敏, 林玉雪 ;1,000 梁國傑, 張培蕙
200 王美理

*明愛會 2,000 何碧蘭 ;800 蔡航生

*明愛券 37,940 天主教味增爵會; 22,500 泰武法蒂瑪聖母堂
24,000 梅山耶穌聖心堂; 19,500 萬丹天主堂;
18,770 萬金聖母聖殿17,930 東港天主堂 ;13,900 莒光聖保祿堂 ;
5,300 善牧幼稚園5,000 張绣吟 ,潮州海星幼稚園 ;4,400 王蓓莉
3,100 屏東道明幼稚園 ;3,000 余慧珠
2,000 蘇其康, 林文俊, 周 英 ,蔡鄭涵湘 ,洪谷菁 ,天主教聖家會
2,000 浩峰環保有限公司 ,撼宇空調機電有限公司
1,000 安蘭桂 ,宋淑惠 ,郭玲華, 梁元勛, 鄭淑貞 ,劉嘉伶, 蔡貞俐 ,陳靜萍
1,000 趙安珍 ,范仁賢 ,廖俊彥 ,道明外僑學校, 蔡旻芳, 麥正雄
500 陳碧珠, 梁李壽美, 潘月盆 ,劉秀芳 ,林淑婉 ,李绣容, 魯凱企業社
500 梁文怡, 廖瑋琦, 廖瑋琳, 簡花容 ,謝淑華, 陳美華, 杜勇賢 ,柯美黛
500 合楊企業有限公司 ,艾德倫科技有限公司 ;400 潘素玲 ,傅添財
300 吳美香; 150 杜聖軒
200 王文國 ,陳麗華 ,黃敏玉 ,杜秉軒 ,杜淨萱 ,郭秀英 ,張巧雲, 簡慧蓉
100 傅子珍, 傅子芬, 傅子芳, 李素華 ,李鄒燕珠 ,林玉嫻, 林若蓁 ,余心畇
100 沈心薇, 林麗雲, 張育連 ,張晏甄 ,徐王慧芬, 徐震宇

*華遠兒童服務中心 168,750 中華聯合勸募 ;265,416 中華聯合勸募
50,000 黃德強(1/18入); 20,000 沈卓群; 10,000 生蓮慈善基金會
6,000 和春技術學院; 4,000 陳淨玉; 3,500 謝瑞清
2,400 郭玲華(1/19入) ;2,000 廖秀麗, 陳利惠, 謝雪妙 ,呂宗翰
1,000 田瓊菁 ,陳昱廷 ;954 黃麗玉; 600 蔡紹妤 ;200 黃景明

2012年3月26日 星期一

101.01.01~31捐款徵信(感謝各位 大德 恩人)

※101.01.01~31(敬愛的兄弟姊妹們感謝您的支持與贊助,您的愛心
捐款如未指定單位本會列入基金會帳戶,由董事長統籌管理)
※各位恩人如有疏漏錯誤敬請原諒!並感謝您來電通知,謝謝您!

*基金會10,000 李 瑛 。2,000 潘麗惠 。1,000 周仲暄
500 章愛金、 吳佩樺 、康麗娥

*溫馨病人之友社 24,000 陳善瑜。 20,000 姚文聲。 12,000 莊 守
10,000 吳成德+廖秀媚。 3,000 林景坤 、高珮如 。2,500 黃采嫻
1,500 林愛貞。 2,000 易文瑞、 劉桂芬1,200 陳輕煙、 鄒芸逸
鄒耘瀚、 鄒芸靜、 鄒芸心 、莊美惠 、莊鵬飛 、莊瑋婷、 陳憶蘇
莊岳峯 、呂敏杰 、劉許婉如 、錢王道 、劉逢福、 劉晉瑋 、劉吳宜天 、
劉明德。 1,000 梁國傑、 易宏剛 300 潘壽敏 100 王麗璇。

*明愛會 2,000 何碧蘭

*明愛券 23,000 聖多瑪斯堂。 10,000 孝愛仁愛之家。6,500 露庇托兒所
5,500 聖愛幼稚園。5,442 新基中學。 3,500 梓官露庇聖母堂
3,000 高雄玫瑰聖母堂。 2,600 聖女拉波萊堂。2,500 李建榮
2,000 葛國慶 。1,560 海星托兒所。 1,500 蘇禕尹、 陳麗玲 、
1,500豐田天主堂 。1,200 龍泉玫瑰幼稚所1,000 張順福 、曾華明
1,000梁玉珍、許斌剛 、許勝雄、 陳淑芳 、吳靜慈、戴木蘭
1,000 孫得功 、王秉鐸 、郭哲彰、 李海翔 、劉文欽、 黃函聰
1,000 詹麗娥。 609 陳隆榮。 600 張文宇。500 蔡宗諺、 李美達
500郭榮泰、 蔡同益、 申菊惠、 蔡思維 、林玉燕、 藺秋綾
500 洪彩蔘 、廖秀媚、 王明慶、 宋建章 、曾文宗、 許斌祥、
500 張理利 、劉英蘭。400 朱曼倫。 300 陳芋妤、無名氏(保祿書局)
300李宗霖 、許阿照。 250 陳怡憶。200 徐立玲、 陳鴻恩 、張毓函
200黃峻達、 嚴振凱 、三省堂書局 、王錦燕 、謝秋菊、 羅玉華
200 蔡智祥、 張明中、 郭美雪。 100 黃福壽 、辛宗謨 、鄭鐘聲
100陳玉錦 、林素霞、 朱麗合 、蔡美美 、薛鈺溱、 蔡天瑞
50 高翊鳴

華遠兒童服務中心 44,000 中山大學(志工訓練)。9,500 袁婉詩
43,040 中山大學(志工訓練) 。6,000 彩揚企業行。 5,000 正合印刷
5,136 陳鎮東 。3,500 謝瑞清。 3,000 李娟稜。1,230 陳昱廷
2,000 謝雪妙 、陳利惠、 林思欣 、方麗雀。 1,215 宗億麵包店
1,000 唐志威、 邱賀麗 500 、王慧真 。360 王亭皓 。

2012年2月29日 星期三

婚前懇談培訓員工作坊

啟動學習婚前懇談的列車 邁向落實聖化家庭的道路
「高雄教區聖化家庭福傳中心婚前懇談培訓員工作坊」於2012年2月24日(星期五)開始,在五塊厝天主堂的列車啟動了,四十幾位來自各堂區的學員,搭上了這班學習傳承婚前懇談精神與方法,及協助新婚夫婦見習一條有情有義的婚姻列車。
負責火車頭開出的第一堂專題演講課程,是由文藻外語學院客座副教授美國Marquette University教育心理暨臨床心理博士焦寶進老師擔綱, 講題是「家庭工作是牧靈、福傳工作」。焦老師以自己的親身體驗,分享過去幾十年來婚姻教育及婚姻陪伴工作的經驗,也提出參與婚前懇談應該堅持的原則與做法,特別是把家庭工作與牧靈、福傳工作,作了相輔相成的聯結,讓大家深刻體會到投入家庭工作正是牧靈、福傳最基本、最核心,也是最有效的工作。與會的成員感受到焦老師如沐春風的諄諄教誨及誠于中形於外的真誠感召,更為婚前懇談培訓員工作坊的起頭,打下了堅實而穩固的基礎。
接續焦老師的專題演講之後,婚前懇談培訓員工作坊緊接著第二場次及第三場次的重頭戲也即將接著登場,3月9日晚上7時30分至9時30分是第二場專題演講,由長榮大學諮商中心主任,也是婚姻家庭的輔導專家吳慈恩博士擔任講座,講題是面對現代婚姻的使命與挑戰。吳老師的專長是家暴及性侵害防治、婚姻家庭諮商、創傷輔導,相信在她的分享和引導中,我們一定可以對於現代婚姻的使命與挑戰有更深刻的認知與體驗,同時也將有助於婚前懇談工作的推動與落實 。
第三場則是經驗知能課程的開始,以3月10日至3月11日的週六日時間,由台灣地區主教團福傳委員會家庭組的梁桂雲姊妹,以其過去規劃婚前準備的豐富實務經驗,傳授給所有學員有關婚姻生活的各個層面的陪伴與帶領,包括家庭背景與價值觀的探討、夫妻溝通的原則、家庭收支的運用及、夫妻的親密關係及自然調節生育法等等。那是融合了婚姻生活最核心的層面,將實際幫助婚前懇談員了解婚前懇談的重要內涵,與實務操作方法與策略。課程內容的精采與深入,將令人期待。
據高雄教區聖化家庭福傳中心主任黃偉民表示:該中心為強化、落實教區「婚前懇談」工作,精心設計推出與福傳、婚姻輔導兼備的重要課題,以培育堂區更多的促進幸福家庭福傳人員,從2012年2月至9月,為整個教區舉辦「婚前懇談培訓員工作坊」,邀請各堂區有意協助準新人婚前準備的神父、修女、牧靈人員及夫婦一起接受裝備與學習,希望能夠增進各堂區懇談員對於婚前懇談及婚姻教育之專業知能,同時運用懇談員協助堂區、教區辦理婚姻準備等聖化家庭推廣活動,尤其是建立結構性與系統性的婚前懇談課程,幫助懇談員能夠輕易上手,以成就高雄教區長期性及持續性的婚前懇談制度。因此我們特別邀請神父修女及堂區的弟兄姊妹,能報名參與此一培訓課程,或邀請推薦適合的人選一起來成長學習,讓每一個堂區或修會都有婚前懇談的種子懇談員,將來自屬天的聖化與祝福臨於堂區的每一對新人及每個家庭。

100.12.01~100.12.31恩人徵信(祈求仁慈的天父 豐厚賞報各位恩人)

※100.12.01~31(敬愛的兄弟姊妹們感謝您的支持與贊助,您的愛心捐款如未
指定單位,本會全列入基金會帳戶,由董事長統籌管理)
※各位恩人如有疏漏錯誤敬請原諒!並感謝您來電通知,謝謝您!

*基金會 30,000 道明中學普愛會
10,000謝介平、王富星
1,000陳秀慧;200 龍厚娟

*救助專款
東 非 2,000 夏繼華
土耳其 5,000 佳蘭 ;500 無名氏(玫瑰堂) 林政寬 、徐毓英; 250 王克明
泰 國 5,000 佳蘭; 2,000 林光鍾、 楊哲惠; 1,000 黃婉珍; 250 王克明
泰 國 500 林政寬、 徐毓英 、無名氏(玫瑰堂)。

*溫馨病人之友社 45,000 蘇其康; 20,000 鐘素馨; 12,000 李惠敏
10,000 蕭光吟 、胡曉瑤 ;;6,000 徐慶彬 、3,600 王昭晴
3,000 李文瑞 、林少琳、 林興中、 王雪珍; 2,400 丁健原+姚健安
2,000 李君佩 ;1,500 文淑芬 ;1,200 何 璇
1,000 張寬和 、林愛貞、 梁國傑、 陸蔚雲、 葉智明、 潘長耀
500 黃偉慈 ;400 王美裡; 100 王麗璇

*善導服務中心 6,000 鍾秋香

*明愛會 2,000 何碧蘭 ; *明愛券 10,000 聖吳甦樂女修會

*華遠兒童服務中心 擊樂文教基金會--贊助門票150張 ;
200,000 大眾廣播(股)有限公司; 100,000 高雄市扶輪社
32,000 中山大學 ;30,000 蘇其康 ;20,000 青輔會
20,000 薛憲文; 15,000 林慧玲; 12,300 黃宇楨
12,000 劉榮欽 、劉逸民、 余正彥、 劉昆營、 劉新亞、 王守正
12,000李生凰、 陳邦富 、黃奕嘉。
7,100 廖吉祥; 7,000 許維文、 吳漢朗
6,000 李順富 、蔡慶松、 胡憲倫、 林慧玲、 張淑容
5,000 莊敬雪 、蔡綠蓉
3,950 陳松輝; 3,600 李孟娟 、謝美貞、 吳舒涵、 林哲信、
彤瑩珠寶有限公司 ;3,500 謝瑞清; 3,100 葉峻嘉;
3,000 賴治民; 2,800 廖淑芬;2400 單臺宗 、鍾慶富、 張立蘅
2,400 孫韻璇、 孫韻茹;、 吳智華 、范駿廷 、王蓓莉
2,400 陳錦蓮 、朱執均; 2,200 王麗花 ;2,000郭杏愛 、吳啟彰
2,000 謝雪妙、 陳利惠、王淑珍、 吳家犖、 高鈺婷、 劉旻諼、柯正玲
1,800 吳正光; 1,600 黃昱凡; 1,500 彭敬權、 李亮承
1,200 林富子、 洪淑惠、 張淑娟、 吳美娥 、郭月娟、
1,200林憲仁 、黃士銘 、吳宗雯 、曾靖媛、張莉琳
1,200 陳昱廷 、孟士卜 、王家凰、 鍾昆霖 、陳巧利
1,200 鐘文憲 、鄭國同、 陳碧玉 、陳徐桂珍 、胡蔣同玉
1,000 張淑芬 、顧月華 、林雪青、 王素玲 、阮仲德、 呂宗翰
1,000 許世孟、 李阿美、 吳子彤; 750 李易昀 ;700 蔡俊傑
600 李俊德、 李俊哲、 李俊雄、 林佳蓉、 劉美珠、 李其穎
600 濮新旭 、黃 楨; 550 李明諺 520 黃麗玉
500 曾震雄 、魏偉瑛; 400 李宏文、 李怡慧、 廖士儀 、楊家樺
300 曾鈞虹 ;200 施美麗; 150 高明秀;
100 戴俊丞 詹子良 羅至剛 陳建宏 劉秀娥

2012年2月14日 星期二

100.08.01~100.10.31大愛徵信(祈求仁慈的天父 豐厚賞報各位恩人)

※100.08.01~31捐款明細(祈求仁慈的天父 豐厚賞報各位恩人)
基金會-助學金專款500陳敏敏+陳婷婷、樂捐發票中獎200(辦公室)
※少女城 500陳敏敏+陳婷婷 ※四旬期 271翁修女
※明愛會 4000何碧蘭
※華遠兒童中心 20000范陳柏.5000鐘偉豪、鐘翌瑜.3500謝瑞清.
2000謝雪妙、陳利惠、陳詩怡.1200方麗雀.1100海科大98二技輪四同學.
1500陳敏敏+陳婷婷.1000唐志威、陳昱廷、許世孟736. 黃麗玉200、王惟齊
單樞機主教-蕭擲吉秘書轉陳10000李靜娜

※100.09.01~31捐款明細(祈求仁慈的天父 豐厚賞報各位恩人)
基金會5000白淑鉉.600劉佳霖、蔡紹方、500吳佩樺、章愛金.
※華遠兒童中心 300000 長行生物科技(股)公司 .100000 生蓮慈善基金會
30000 林益誠 、行政院南部聯合中心 20.000 陳素珍 5000. 陳群皓
3500謝瑞清 .2000.謝雪妙 、陳利惠、 蘇其康. 1500 陳昱廷 、
陳敏敏+陳婷婷. 1015 張育婷.1000 楊曾春金、 許世孟. 600 蔡紹妤.
500 林宗勳、 魏偉瑛 300 高湘庭、 石秋鎮. 250 吳娛萱+陳賜章.
*善導服務中心 1000 蘇玩伶.
※明愛會 2000 何碧蘭 .800 蔡航生 250 籠厚娟 .
※少女城 500 陳敏敏+陳婷婷
※善牧基金會-高雄中心 1,000 任家禾
※東非救災專款 1,000 夏繼華 伯多祿(玫瑰堂)

※100.10.01~31捐款明細(祈求仁慈的天父 豐厚賞報各位恩人)
基金會 1600 何育龍 .1000 高市八仙廟慈善會. 900 蔡紹方
※華遠兒童中心 50000 .倪宗亨 24000 蕭光吟. 5000 莊敬雪.
3600 吳莊月雲.3500 謝瑞清. 2600 蘇其康. 2000 謝雪妙 、陳利惠、
顧月華 、林雪青 、王素玲. 1800 邱正宜. 1500 陳昱廷 .1000 呂宗翰 、
許世孟. 900 蔡紹妤.800 李宏文.李怡慧 .600 李俊德、 李俊哲、 林佳蓉 、
李俊雄、劉美珠.400 邱正宜
※明愛會 2000 何碧蘭. 1200 蔡航生 .
*善導中心
1200 發票中獎

12/21旗津據點開幕囉

繼八月份尋得旗津海星天主堂做為華遠青少年課後安置及課業輔導的據點之後,經過消防安全會勘完成及環境整理整修,華遠旗津兒少據點在十月十七日進行始業式,並在十二月二十一日聖誕前夕由高雄市社會局長張乃千以及劉振忠總主教共同歡喜揭牌。
當天下午華遠兒童中心社工、志工、同學以及關心旗津兒少的當地人士一起到天主堂準備整個活動相關事宜。首先由孩子們進行數學競賽、國語查字典比賽來擔任活動暖身。賓客陸續抵達會場後,劉總主教、天主教社會慈善福利基金會執行長王志偉蒙席、韓秀英秘書、旗津天主堂主任司鐸巴愛華神父、林奕臻修士;社會局李慧玲科長及同仁、五福扶輪社社友蔡金晏、大汕國小輔導主任黃如惠老師、旗津愛鄉協會吳雪梅、旗津婦女會理事長張瑪麗、旗津民眾服務社吳先生等…都到場共同見證這具有開創意義的揭牌儀式。特別感謝長期支持華遠及關懷兒童的大眾廣播股份有限公司於這特別的日子捐款二十萬元給與旗津據點以建構更完整之設施設備。
高雄市社會局長張乃千致詞時除了肯定華遠持續為社會服務的表現之外,也很高興在旗津,這一塊很需要社會支援及關懷的地區,在社會局與華遠的共同努力及合作之下,能為當地兒童、青少年提供更好的關心及服務。
全體與會者以熱烈掌聲慶祝揭牌儀式,揭牌之後舉行競賽頒獎典禮,小朋友們高興又靦腆的從總主教、神父、老師及張局長手中領取禮物,雀躍之情溢於言表,應該是最好的聖誕禮物了!小朋友們也在聖誕樹上繫上「許願卡」,向耶穌及仁慈聖母祈求心願能早日實現!
社會局與教會在旗津天主堂的合作,提供青少年課後安置課輔據點,不僅創造「雙贏」,還是「多贏」的局面:由政府、教會(堂區)、機構(華遠)、服務對象(國中生)、社區等結合各方資源,「走進社區」、「活化堂區」,「介力使力不費力」的正面案例,更是天主教會愛德行動的很好表現。未來,旗津據點除了提供青少年課後安置課輔之外,也希望逐步增加「在地服務」。例如:社區親子講座、媽媽教室、夫婦成長課程、青少年球類比賽、英語故事、英語歌曲教唱…等等。
揭牌儀式在簡單茶會中圓滿結束,也宣告華遠在旗津的服務正式展開。期待並邀請所有關懷兒童與青少年的各界善心人士能給予支持及鼓勵。